500块一晚同城品茶_一品楼品凤楼网站2024,1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微信附近100块

  • 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文明培育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 文明家庭
道德模范 身边好人 新时代好少年 江西好人馆 百场辅导进百校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明网媒体融合技术平台  >  时评  >  媒体评论

“相亲鉴定”未必靠谱

2025/08/27 14:44   作者:钟颐  编辑:左锴   来源:南方日报

  最近,一门叫做“相亲鉴定”的生意火了。一些主播以“婚恋军师”自居,分析前来相亲对象的条件、评估用户的“婚恋竞争力”,受到不少网友追捧。

  相亲时有人“参谋”,本来倒也无妨。毕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部分青年的效率意识也在上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媒婆在介绍婚恋对象时,通常会有意夸大条件,给人造成不靠谱的印象。在明知相亲存在局限性,却又被迫卷入其中时,花钱找人“鉴定”便成了缓解焦虑情绪的一种选择。

  在婚恋中追求确定性,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话说回来,指望“相亲鉴定师”一顿分析,就能达到这个目标吗?翻阅过往报道,这是很值得怀疑的。从形式来看,这些主播大多像老师一样站在白板前,用笔指着相亲对象的条件,并逐条分析、一一拆解,颇有“见招拆招”的意味。而这些主播手中的招,似乎是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爱情公式”。

  这套公式的核心逻辑并不复杂。一是“别人说了的,打个折才是真相”,比如身高中的个位数要“过5减4,低5为0”,列收入区间的一律按最低的算;二是“不仅要看说了什么,更要看没说什么”,从“现居深圳说明不是本地人”,到“只写了法院上班没有写岗位,说明岗位不受欢迎”,默认对方没有主动提及的,或者表述得不够直接的,都是对自己不够有利的?梢韵爰,在这样的“挑刺”之下,前后反差有了,节目效果有了,“吃瓜群众”也被“爽”到了。

  可对花钱买服务的人来说,问题真的解决了吗?这种做阅读理解式的拆解,或许部分印证了一些人的经验,但也很可能形成过度解读,甚至是恶意引导,比如将“孝顺”理解成“妈宝”。因为它背后有一个基本的预设——“对方肯定有东西瞒着我”。一旦带着预设、拿着放大镜去观察他人,难免会造成“打击范围过大”,也不利于双方的真诚沟通。某种程度上,“婚恋军师”们的“抽丝剥茧”,倒是提供了另一种“情绪价值”:“对方的条件也就那样,你值得更好的”,可这又有多大意义呢?

  更进一步说,追求门当户对没有错,但幸福真的能计算出来吗?作为个人选择,希望效率高一些,当然可以被理解,可白板上的那些利弊权衡,又怎么能演算出两个人的相识、相知、相处,乃至相爱?只怕用一把尺子量来量去,好像谁都差那么一点意思,焦虑不减反增。门槛过低、物化爱情、话术同质化、缺乏监管约束和行业标准……仔细审视“婚恋军师”,问题同样也不少。

  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在寻找同频者的路上,心与心的距离,总比数据和数据更近。(钟颐)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明江西(wenmjx)"和官方APP"文明江西"。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赣网文[2021]1463-016号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