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块一晚同城品茶_一品楼品凤楼网站2024,1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微信附近100块

  • 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文明培育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 文明家庭
道德模范 身边好人 新时代好少年 江西好人馆 百场辅导进百校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明网媒体融合技术平台  >  时评  >  媒体评论

农民工大爷的作文缘何如此动人心?

2025/07/15 09:57   作者:威利  编辑:左锴   来源:北京青年报

  “坟头上的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就像我的念想一样,一年年总也断不了”……近日,某短视频平台一名博主发起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创意写作活动,邀请大爷们来写高考同题作文。一位在工地工作的60岁大爷抽到的题目是《我的母亲》,他写下的这篇作文火爆网络,已收获700万点赞。

  一篇农民工大爷的临场作文,缘何如此受热捧?真情实感,无疑是这篇作文最打动人心之处。作者在文中用质朴无华的文字,深情追忆自己已去世30多年的母亲:“最让我忘不了的是吃饭,一大家子人围着桌子,母亲从来不上桌,她就在灶台边忙活,等我们都吃完了,她才瞅瞅锅里,剩下了,就扒拉两口……”文中出现的多个类似情景,触动了人们内心的柔软之处,引发了网友对母爱和亲情的诸多思考。

  人间最美是真情,最是细节动人心。农民工大爷在文中写道:“家里人多,那口烧柴火的大铁锅死沉死沉,端上端下,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力气活。现在想想,母亲那瘦小的身子,哪来那么大劲儿……”寥寥数语中,一位至柔至坚的家庭主妇形象呼之欲出。农民工大爷将一个个尘封已久的细节串联成一幅幅立体并富有感染力的画面,让人无不感受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引发了强烈的共情共鸣。

  母亲是每个人最早的老师,她们通过言传身教,教会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们的母亲虽然很普通、很平凡,但她们始终践行着尊老爱幼、善良朴实、勤劳坚韧、无私奉献等传统美德。即使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她们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用汗水和行动为儿女树立良好的榜样。

  人这一生,各有不易,没有谁的日子能永远顺风顺水。然而,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母爱始终伴随着我们,给予我们无尽的温暖,赋予我们在风雨洗礼中砥砺奋进的不竭动力,激励我们担当起自己应尽的责任,无论遭遇怎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不放弃希望和努力。

  这篇农民工大爷的临场作文之所以受热捧,还在于映照了当下的现实:不少人写作喜欢模仿套路,甚至依赖用AI去写作,缺乏感情投入,作品乏善可陈。不少语文老师们担心:AI代写作文的蔚然成风,会让语文教育失去意义。相比之下,仅受过高中文化教育的农民工大爷,以通俗的语言、直白的叙事撰写的临场作文,读来令人眼前一亮,触动无数网友的心弦。这无疑值得所有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认真学习借鉴。

  近年来,“素人写作”成为出圈的文化现象,来自社会基层的矿工、月嫂、快递员、外卖员、出租车司机等,纷纷提笔记录个人生活经历和身边人故事,展现出大千世界的众生相。如快递员王计兵的诗集《赶时间的人》销量达十多万册;草根作家单小花的散文《洋芋,洋芋》获孙犁散文奖;“田埂诗人”吕玉霞的乡土诗歌获近千万点赞……

  这些鲜活的范例启示我们:为文必先为人,为人重于为文。为人和为文都要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个人修养,保持定力、涵养静气,祛除浮躁心态;还要以生活为师,力求质朴务实,抒发真情实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而这些不仅是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应当倡导的理念和做法,也是改进文风和作风,塑造向上向善社会新风的内在要求。(威利)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明江西(wenmjx)"和官方APP"文明江西"。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赣网文[2021]1463-016号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