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块一晚同城品茶_一品楼品凤楼网站2024,1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微信附近100块

  • 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文明培育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 文明家庭
道德模范 身边好人 新时代好少年 江西好人馆 百场辅导进百校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明网媒体融合技术平台  >  时评  >  媒体评论

流量造神不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应有立场

2025/03/26 10:01   作者:然玉  编辑:左锴   来源:杨子晚报

  据媒体报道,3月22日,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赤岭村一名10岁男孩经过一昼夜漂流,在30公里外的三亚海域被救起,此事成为网络热点事件。这位“小孩哥”被当地网友认出是“赤岭阿亮”,因顽皮在村子里比较知名。村里的老邻居梁先生介绍,阿亮父母都是环卫工人,家里有四个孩子,日常没空管他,以至于阿亮非常顽皮。一些人赶到村子里寻找阿亮,他被救的视频播放量超过千万,还有人以阿亮的名义开设社交媒体账号,一天涨粉3万多。(3月24日中新社)

  少年的奇幻漂流,迅速由个人奇遇而衍生为网络奇观。就如同以往很多奇闻中的主人公一样,“赤岭阿亮”也正在经历一场流量的滔天巨浪。这股浪潮,或许远比从赤岭村到三亚之间30公里的海面还汹涌澎湃得多。即便是在琳琅满目、各型各款的互联网内容市场中,“漂流小孩哥”的故事和人设,也是无比稀缺的存在。这意味着巨大的价值,也意味着未知的风险。阿亮“一夜成名”后,“阿亮叙事”在某种意义上已超越了当事人自己的掌控,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漂流”。

  脉冲式的流量,是猝不及防的,却也是有?裳。出圈爆火三部曲,大体来说,就是“网友爆料、媒体跟进报道、自媒体演绎发散”。按照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信息”必然要在传播过程中势能衰减,但是社媒时代,这一规律显然正在发生颠覆。很多时候,反而是另一种相反的情况:“信息”被越传越玄、“料”被越加越多——如此这般,俨然“空中加油”,延长了其传播时长;又似“烈火烹油”,加剧了其传播烈度。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就算有新鲜事,最终通常也会被模板化、系统化。而“漂流小孩哥”,不出意外地,正在被流量系统的“造神?”所吸纳与重塑。于是我们看到,阿亮此次所遭遇的险情,成了有些人口中浪漫化的神奇遭遇;阿亮过往种种调皮捣蛋的事迹,也成了被某些小作文讴歌的“狂野精神”与“旺盛生命力”……在“蹭热炒作”的热潮中,“漂流小孩哥”“赤岭阿亮”,成了亮闪闪的金字招牌、成为屡试不爽的流量密码。而这,对这位少年来说,真的好吗?

  “漂流小孩哥”是困境下的幸存者,还是“闯出一条路”的小英雄,后一种叙事更抓人眼球,但很显然,前一种叙事才更贴近事实。首先应该厘清的是,“赤岭阿亮”是个低龄未成年人,顽皮而不服管束,经常做出各种危险行为。须知,鼓吹冒险,往往会置人于险地。疯狂造神,只会带来扭曲与失真。我们尊重阿亮因为自身经历所获得的“后果”和“机会”,但是,就更好;の闯赡耆死此,减少打扰、克制曝光,少些“神化吹捧”和“过度诠释”,或许是更合适的立场。(然玉)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明江西(wenmjx)"和官方APP"文明江西"。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赣网文[2021]1463-016号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